珍惜72632876
				 
				![]()
湟福地引客来 最美海东绽芳华】八月的海东,青山如黛染,湟水似绸扬。这座静卧青藏高原东麓的城市,正凭借得天独厚的高原康养资源与源远流长的河湟文化底蕴,成为八方游客心向往之的夏日文旅高地,在青绿交响与人文芬芳中,书写着独具魅力的盛夏邀约。
7月下旬,海东市迎来了首批特殊的客人——31名江苏省无锡市的市民来到海东市,参加首届高原康养成人训练营。在为期十余天的首届高原康养成人训练营里,他们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北龙山景区的天然氧吧中徒步,在牛羊成群的原野上远眺,在高原特有的凉爽气候中舒展身心。
“不仅体重减轻了,连呼吸都觉得更畅快了。”学员们的感慨道出了高原康养的独特魅力。首届高原康养成人训练营营长王仁刚告诉记者,这场旅程让大家在强健体格的同时,真切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。“每一步都踩着青草的芬芳,每一眼都能看见天地的辽阔,这是最珍贵的康养礼物。”王仁刚说。
时隔数日,北龙山景区又迎来了16组来自无锡市的家庭,并于8月3日开启了海东市首届高原康养儿童夏令营之旅,夏令营中孩子们褪去初到时的拘谨,在山林间触摸苔藓的湿润,在溪流边观察昆虫的踪迹,在亲子协作的游戏中感受高原生态的奥秘。
未来的十余天里,科学康养的种子将在这些孩子们的心中悄然扎根,让高原的馈赠成为成长的养分。
当高原的夜幕缓缓降临,互助县青稞酒文化广场被另一番热闹点亮。8月2日晚,海东市首部大型原创歌舞诗剧《大道河湟》在这里上演,排队入场的群众沿着灯带蜿蜒成长龙,孩子们举着荧光棒穿梭其间,老人们念叨着“盼了这么久,终于能看上了”,全场座无虚席的盛况,道出了人们对本土文化的热切期盼。
剧目从远古时期农耕渔猎的纯真场景,扩展到羌中古道、唐蕃古道、陇佑道和茶马古道热闹非凡的盛世图景,从多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和谐共生,深入到多元文化相互辉映、蓬勃兴盛的繁盛局面,共同绘就了河湟文化深邃而璀璨的历史画卷。
“原来咱海东的历史文化这么厚重!”68岁的土族老人李大爷散场时仍意犹未尽。《大道河湟》的上演,不仅铺展了河湟地区的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长卷,更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,传递出河湟人民积极向上、包容开放的精神风貌。
8月4日晚,同一舞台上,原创花儿剧《阿哥的白牡丹》如约而至。与《大道河湟》的恢弘不同,这出剧满是烟火气:田间地头的情话、针线里的牵挂、麦场上的欢歌,都化作“花儿”这一河湟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歌形式,从演员的歌声里“漫”了出来。
熟悉的旋律响起时,不少观众跟着打起了节拍,专程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赶来的花儿爱好者马先生难掩激动:“花儿是咱河湟人的‘心里话’,真是太激动了。”
两场演出,一台写尽千年风华,一曲唱透人间烟火。当舞台灯光与星月交辉,河湟文化正以最生动的姿态,在海东的夏夜绽放独特光彩。
从高原康养的身心疗愈,到河湟文化的精神滋养,如今的海东市,正以多元魅力着每一位远方的客人:来海东吹吹河湟的风,在绿水青山间寻回活力,在歌舞诗画中读懂千年。(全媒体记者 周晓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