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谱纳顿情 共筑团结梦——2025年青海土族安召纳顿活动启动

海东 更新于:2025-08-24 12:41
  • 曾经那个少年27



    八月的河湟谷地,金涛万顷、山川织锦;初秋的彩虹故乡,歌舞欢腾、高朋满座。

    8月23日,以“同谱多彩纳顿情,共绘民族同心圆”为主题的2025年青海土族安召纳顿活动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盛大开幕。

    “土族安召纳顿活动”作为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是土族人民展示本民族丰富文化内涵、追求和谐进步的重要平台,它既展示了土族文化个性,又体现出多元文化共生共荣、相互影响的民族和谐,体现了土族人民热爱劳动、热爱生活、热爱家乡的热情和智慧。

    开幕式现场热闹非凡,来自省内外的朋友欢聚一堂,共同沉浸于这场被誉为“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”所带来的喜悦与激情。

    清晨时分,广场已挤满了身着七彩服饰的土族群众与慕名而来的游客。9时40分左右,互助县的赵女士带着儿子和女儿来到现场,她表示:“作为土族儿女,今天特意带孩子来参加土族的纳顿活动,希望孩子从小就能深入了解土族文化。”

    作为本届活动的重头戏之一,开幕式上多样化、多场景、多剧目的纳顿艺术表演让现场观众大饱眼福。

    10时,开场舞《花开高原》表演正式拉开了活动序幕,随后,悠扬动听的土族原创歌曲联唱、花儿联唱、秦腔表演等节目轮番上演,身着节日盛装的土族儿女们,用欢快的歌舞向众人传递着丰收的喜讯。

    一段民俗舞蹈,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;一曲亲切乡音,诉说着河湟福地的发展之路。来自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纳顿会的原生态土族舞蹈《吉祥纳顿》精彩上演,舞者们一起绕场而舞,把节日狂欢的氛围推向了高潮。

    而作为本次演出的一个亮点,当土族现代服饰及创新研发服饰走秀展示时,土族服饰的浓郁色彩与独特韵味让人眼前一亮。土族服饰在现代设计制作中,将传统盘绣手工技艺、土族文化符号与现代工艺、时尚设计相结合,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,又展现土族原生态文化的魅力。最后,演出在欢快的安召舞和轮子秋表演中落下帷幕。

    同日下午,互助县五十镇班彦村举办了以“感恩奋进跟党走·太阳花开结同心”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。村民与游客共同参与“初心寻访”活动,重温奋斗历程;红色旅游启动仪式同步举行,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。

    此外,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、民族服饰及文创产品展示、文创产品创意大赛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土族叙事长诗《祁家延西》传唱大赛、花儿专场演出、传统皮影戏展演、五业融合产品展销、秦腔戏剧展演等也将在互助县陆续举办。

    作为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,近年来,互助县充分依托省级土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地域特色优势,深入开展“民族团结进步+”融合发展行动,高原康养、互助家政等一批富民产业崛地而起、蓬勃发展,村BA全国省级交流赛、丹麻土族花儿会等特色活动大放异彩、广受好评,土族轮子秋惊艳亮相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,互助高原特色冷凉蔬菜“扬帆远航”粤港澳大湾区,互助八眉猪端上全国“两会”餐桌,土族盘绣入选“匠心东方·首届中国手工艺作品国际巡展”名单,将于10月亮相法国巴黎。各族群众在广泛交往、全面交流、深度交融中,凝聚起了如太阳花开般丝线交织、绚烂多彩、瓣瓣同心的磅礴力量,携手书写了中华民族一家亲、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华美篇章。

    如今,土族安召纳顿活动不仅是土族群众感恩庆丰收的日子,更是一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盛会。它集中展现了土族人民勤劳智慧、自强不息、迎难而上、开放兼容的新时代精神风貌,成为了青海河湟地区古老而珍贵的民族民间艺术瑰宝。(全媒体记者 陶成录 朱得君 实习记者 安雪晶 摄影报道)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